卫哲入局电子烟并非“跟风式”的一时兴起私人定制朋友圈:表演中有多少自我压抑_上海随缘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平台。 文丨柴佳音
021-56675360 立即咨询
发布时间:2019-10-22 热度:
卫哲入局电子烟并非“跟风式”的一时兴起 ,
卫哲看中的是时下炙手可热也有一定争议的电子烟赛道 ,
2019年7月 ,有媒体爆料称 。全球最大的电子烟ODM厂商麦克韦尔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全球知名对冲基金Coatue与嘉御基金,
嘉御基金董事长卫哲对投中网独家回应称 ,“我们确实投资了麦克韦尔。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麦克韦尔净利润7.85亿元。同比增长257%!“它(麦克韦尔)很早就有现金流,我们是‘硬挤’进去的。”卫哲告诉投中网 !
企业与机构的关系一向微妙 ,对于嘉御基金这般“无事闯入”的资方 。企业出让股份自然有其道理 !他们要的不是钱,“他们要我们的‘命’ 。要我们‘卖命’ !我们坚持免费咨询开路 ,
卫哲入局电子烟并非“跟风式”的一时兴起 ,
“应该说这个行业我们看了快三年了,”卫哲告诉投中网 。
2016年起,电子烟进入高速发展期 。麦克韦尔2016年、2017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6亿元、15.66亿元、34.34亿元 !
麦克韦尔原属新三板挂牌公司 ,2019年6月5日正式从新三板摘牌。对于麦克韦尔准备再上市的消息!未来资本市场的具体规划正在评估过程中,
电芯核心生产企业亿纬锂能以4.39亿元收购麦克韦尔50.1%的股权,拿下麦克韦尔控股权。为麦克韦尔的上游原材料供应提供了绝对优势资源 !对于麦克韦尔在电子烟领域的“江湖地位”,如果麦克韦尔着一把火。全球电子烟断货2、3个月 !
“烟草对社会并不好,”卫哲并不避讳电子烟领域最大的争议点所在。“电子烟有可能做到传统烟草做不到的两个事!是减害;二是通过技术防止青少年滥用,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品投资上 。“品牌”才是卫哲一向的心头好 !此次转投供应链,他对投中网坦言。是出于对“产业价值链”的考虑!
消费品我们确实是喜欢投品牌的,我们对电子烟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了分析。突然发现这个行业的品牌方很热闹 !供应链方一个月的利润是很多品牌方一个月的收入,”
据CVSource投中数据 ,2019年1月至10月。国内30余家电子烟品牌融资共计超过10亿元!“2019年年初起 ,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电子烟公司成立。”某电子烟创业者此前对投中网表示!
卫哲却并不认为这足以称为“一场技术含量的战争”,“这些初创公司其实并不具备核心技术和高效产能。基本上都是品牌营销 !技术和产能壁垒在供应链方,
年净利润7.85亿的麦克韦尔并非卫哲手中唯一不缺钱的案子 ,
“我们的风口其实没有变过 ,我们并不在乎这个公司融不融资 。我们80%的投资项目是不在融资状态的 !我们叫‘非市场’ ,”卫哲对投中网解释称 。“它们不在市场融资状态!是靠我们的咨询硬生生创造出的投资机会,
卫哲将这样的入局称作“V轮”,“你问我哪一轮我说不出 。是我们VKC(嘉御基金英文名字)独创的一轮 !很多人说你投不投A轮?我说我们有些大A轮 ,A轮就是最后一轮 。
资本无法构成嘉御基金的竞争力 ,真正有竞争力的是资本以外的能力。是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提升管理的能力!
嘉御基金的“咨询服务”最短持续3个月 ,最长持续2年。卫哲对投中网笑称!咨询后再投资这更像是一种“利益绑定” ,卫哲:已投电子烟 。“我不后悔”_上海随缘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平台 !
“我们80%投成的项目都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进入持续咨询,我们‘利益绑定’最好的方法就是我的咨询给你提供了价值 。咨询建议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我们投资的收益 !
卫哲常开玩笑说自己像雷锋一样陪老太太过马路,雷锋不要红包。他们却是要红包的!
如果不给红包呢? ,
下一条马路你就自己过吧 ,如果你给了我们红包 。我们就继续陪你过下一条马路!
与“咨询”逻辑看似相悖的是,对于后来并不熟悉的硬科技领域。嘉御基金也依旧活跃!
“我本人不懂技术 ,我们团队懂技术的也非常少。嘉御基金在管的30家技术公司2019年利润在75亿-80亿元!过3亿元利润的公司超10家,
这些公司都对上游技术有着特殊要求 ,“所以我们依托我们已经投资的3亿元利润以上、百亿元市值以上的公司共同突破它们所在的上游技术 。”
通过已投企业做技术验证并下最大订单,是卫哲未曾失手的硬科技“投资导论”。
嘉御基金投资九音科技便是依托于机构已投企业Anker ,作为跨境电商第一品牌。Anker希望投资领先的耳机及智能音响的降噪技术 !而当Anker看好了九音科技 ,卫哲便可毫无顾忌地押注下去 。
“我们内部的决策特别简单 ,我们投的企业敢给订单。我们就敢写支票!
卫哲喜欢“有自我迭代能力”的创始人,
拼多多的黄铮便是其中的一位,卫哲对投中网透露称。自己早前曾关注过拼多多!对黄铮非常欣赏 ,出于对行业的基本判断 。他认为拼多多无法达到电商行业的“70块钱客单价生死线”!只能“忍痛放弃” ,
拼多多的获客成本非常优秀,但是物流成本是一个刚性的指标。如果产品毛利定为20-30元 !70块基本上能覆盖全国物流,全国物流低于12、13块已经基本不可能 。同城物流从8、9块降到5、6块 !一定不可能再低 ,除非使用机器人或无人机 。
“这样就意味着总有人为你的这个物流买单,从商业模式上很难过‘70块钱客单价’的槛。就是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没办法说服自己!”他对投中网表示,
2018年7月 ,拼多多在美国上市。以2019年10月15日收盘价计算 !拼多多市值高达394亿美元,已超过(373亿美元)。其背后投资人由此获利千亿人民币 !
卫哲却直言自己并不后悔,“还是没有到70块钱客单价 。”他对投中网反复强调!
但“拼多多”事件却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嘉御团队内部的一场争辩 ,辩论的主题是“到底要不要改变对行业判断的方法?” 。
团队的一致意见是不改变 ,宁可错过也不改变他们对于行业的基本判断。
这样的执着下 ,若是面对想要拿到的案子 。卫哲团队会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吗?!
面对投中网的发问 ,卫哲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有任何项目值得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