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历五轮融资明星
发布时间:2019-10-18 热度:
已历五轮融资明星,但或与科创板定位不符;争议不断。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受质疑!
原标题:“罗胖”备战科创板背后 风口过后知识付费残局,
北京证监局10月15日晚间公布的一则上市辅导信息引起了坊间的热议 ,信息中披露的拟上市公司“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维造物”)。正是着名的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和知识付费头部APP“得到”的背后运营者!其法定代表人 ,是人称“罗胖”的前央视财经频道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罗振宇 。
如果思维造物能够成功登陆科创板 ,将很有可能成为国内知识付费第一股 。另一位同样是财经媒体人出身、在自媒体领域风生水起的吴晓波登陆资本市场的计划刚刚折戟 !罗振宇的科创板之路,也存在着诸多变数。在罗振宇这样的头部玩家身后 !是一个曾经十分火热而现在已经失去光环的知识付费行业,
新京报记者联系到“得到”与罗辑思维市场公关负责人,一切以对外公开发布信息为准 。暂无信息可以告知!
北京证监局公布的上市辅导信息显示,思维造物选择在科创板上市 。辅导机构则是中金公司;辅导前期准备工作于2018年12月就已开始 !持续至今年8月;今年8月30日,中金公司与思维造物签署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协议 。正式辅导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在今年9-10月、11-12月进行 !
新京报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查询发现,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 。融资历程已经达到D轮!而投资者中不乏一些知名机构 ,早在2013年。公司前身便获得小米旗下顺为资本的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此后以每年一次的节奏进行融资 ,包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知名机构和柳传志等明星企业家都参与了投资 。
这不是思维造物第一次传出上市的消息,2017年网传的一份投资文件显示。思维造物拟以投前估值70亿元人民币进行Pre-IPO轮融资 !但罗振宇后来在朋友圈进行了回应,表示“对于上市还没有时间表”。而在2015年10月宣布B轮融资时 !思维造物的估值还只有13.2亿元 ,
尽管经过多轮融资,罗振宇至今仍是思维造物的大股东 。直接持有公司30.35%的股份 !同时还持有公司第二大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杰黄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9.57%的股份 ,公司另一个自然人股东是联合创始人、CEO李天田(网民“脱不花”)。持股13.93% !如果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 ,罗振宇与李天田都将成为新的造富神话的主角 。
对于思维造物登陆科创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外界也多有质疑。有知名券商保荐代表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思维造物整体经营模式与科创板聚焦的科技创新、硬科技行业有较大差距 ,并不符合当前的科创板定位 。
根据证监会今年初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在上交所新设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思维造物所在的知识付费行业。显然不是前述重点支持的六大产业!“罗胖”备战科创板背后 风口过后知识付费残局_上海随缘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平台 ,
思维造物的“罗振宇色彩”无需多言 ,其主要产品即著名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和知识付费头部APP“得到” 。2012年底 !罗振宇开始了他的内容创业之路,彼时的《罗辑思维》还是一款视频产品。当年12月21日 !《罗辑思维》第一期视频上线,此后每周更新一期。并在半年内迅速走红!从视频到音频,从周播到日播。《罗辑思维》一直进化到今天!2016年5月 ,由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知识付费APP“得到”上线 。号称要“提倡碎片化学习方式!让用户短时间内获得有效的知识,
2016年6月5日 ,著名商业记者的个人知识付费栏目《李翔商业内参》在“得到”APP接受付费订阅。定位为‘你的私家商业知识秘书’ !年费为199元 ,订阅量即破万。销售收入即超过千万!不仅仅是李翔 ,深谙传播之道的罗振宇还通过“得到”专栏。让经济学家薛兆丰、原教师李笑来等人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从2015年开始,罗振宇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名为“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种种操作在吸引社会大量关注的同时 !也招致了诸多反感和质疑,
有不少声音认为 ,罗振宇所做的 。不过是抓住人们急于求成的心理!通过贩卖焦虑、包装网红、制造声势 ,来掏互联网用户的腰包 。在年轻学生聚集的“知乎”上!对于罗振宇的不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了主流声音 ,也有很多行业观察者对包括“得到”在内的知识付费行业不看好。认为其产品复购率不高 !商业模式难以成立 ,
“得到”APP上市三周年之际,罗振宇在公司开放日上宣布 。过去的一年里!“得到”的用户数量从2000万增长到2980万;知识产品从71增长到131个;听书产品从1284个增长到1943个 ,近三千万的用户有多少还在每天或每月打开APP。单个用户每年能够给公司带来多少收益!这些对于经营状况十分重要的数据依然无从得知 ,
在罗振宇创办《罗辑思维》的2012年 ,“知识付费”对于人们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词汇。而到了“得到”APP上线的2016年!“知识付费”已经成为了话题热度极高的“风口”,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和头部玩家 。罗振宇的背后是知识付费行业的众多机构和个人参与者!他的经历也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兴衰起落,
艾瑞咨询在2018年初发布的《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到202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35亿 ,根据其网民行为监测系统mUserTracker的数据。到2017年12月 !知识付费类平台的独立设备数和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已分别达到1.43亿台和4.1亿小时 ,与2017年初相比。涨幅分别达到73.7%和100.3% !
许多具备较大流量但又缺少变现渠道的APP和自媒体纷纷选择入局知识付费,将其作为跑通商业模式的一条可能路径。比较知名的参与者就有喜马拉雅FM、知乎、米果文化和吴晓波频道等 !也没有哪一家平台能够宣布已经走通这一商业模式 ,随着资本市场的转冷 。知识付费行业的热闹很快烟消云散 !“知识付费第一股”的名头也至今空缺 ,
曾经的弄潮儿们现在也要各寻归宿 ,思维造物与科创板重点支持行业的距离。或已经预告了其科创板上市之路将不会平坦!而更多知识付费行业的腰部、底部玩家 ,则还要在海水里继续等待时机。或者黯然退出 !
新京报记者 许诺 陈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