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杨雪梅 韩大鹏 市场都在等待一家真正的AI公司上市墨迹天气上市为何如此“磨叽”_上海随缘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平台。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诞生了14家估值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AI)........
021-56675360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19-10-15 热度:
科技 杨雪梅 韩大鹏,
市场都在等待一家真正的AI公司上市 ,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 ,中国诞生了14家估值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AI)公司 。总价值达到405亿美元!
行业将目光聚焦在落地应用、AI技术进入商用阶段 ,而头部的公司不再只是融资。开始谋求上市!
商汤、依图、云从、寒武纪均传出过科创版上市传闻;云知声在7月初已经和中金公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 ,拟在科创板上市;同月。优必选完成招股说明书的主要编写 !
AI公司已经聚焦在使用场景中 ,正解决实际问题;另有观点认为 。多数公司对AI的理解过度泛化!还处于“盲人摸象”阶段…… ,
一边是繁荣一边是泡沫 ,IPO是否是AI独角兽们的最优选择?进入2020年。AI公司的“上市潮”真将来临吗? !
首股之争:急套现VS求发展? ,
今年8月25日,旷视科技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书 。正式打响第一枪 !中国AI公司的生意经开始逐渐呈现在了外界面前,
如果旷视此次赴港IPO,则是首家上市的完全以技术为核心的创业公司。即真正意义上的AI第一股!
为何大家如此期盼?这一问题的回应呈现出两派声音 ,
目前AI公司缺乏落地应用,导致赚钱能力不足 。
北京一AI公司高管在接受科技采访时坦言 ,包括CV四小龙在内 。其实运营收入压力都很大!“很多公司难以维持,资本是要看到回报的 。所以大家都在等待第一股!一些公司就会跟风上市,很多投资人就能套现” 。
另一派则认为,上市将让更多的企业看到人工智能的前景 。
在接受科技采访时,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提到。AI第一股上市之后的走向会代表的一部分人对AI行业的看法;另一方面也会带动更多的企业看到人工智能有更多的机会!
大多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行业都面临烧钱的问题 ,AI更是如此。
根据其招股书,在研发投入上 。自2016年至2018年 !旷视此项开支接近9亿元 ,而2019年上半年研发开支达到4.68亿元。占公司上半年总收入49.4%!
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需求 ,资本成了关键的推动力。这也是行业玩家们站上资本市场风口的原因之一!
上市只是一个公司发展的阶段而不是目的,有利的地方在于可以有更多的资本去推动产业发展。但这同时也带来挑战 !“在战略方向与业务开拓上需要更公开透明的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受大环境、行业发展等原因影响。AI领域的投资热度也在锐减 !
根据IT桔子统计数据显示,AI投资热度在2019年Q2再创新低。仅完成30起融资 !同比下降45.5% ,融资总金额50亿元。不足去年四成!AI领域投融资逐渐恢复理性 ,
在具体行业具体场景下 ,领先企业的领先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如果新进入的企业还是踏入同样或者类似的场景 !那就可能很难获得资本的关注,“于资本、于技术、于赛道 。你就越来越领先!”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也曾提到,如果说两年前人工智能投资还集中于底层技术投资。现如今投资人更关注创业团队对于场景的理解和把控能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算法、大数据、芯片等技术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解决垂直行业痛点的公司 !才有机会成为伟大的公司,
泡沫之患:期望期VS失望期?,
然而在成为伟大的公司之前 ,很多企业往往很难靠自身盈利能力捱过市场迭代 。
据北京经信委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5月 。全球AI公司共4040家!但是拿到融资的仅有1237家 ,仅占总数的三成。且大部分都处于A轮阶段!
近一年半过后 ,这1237家AI创业公司又还剩多少?。
住百家创始人张亨德曾揭示过互联网领域的投融资规律:“根据数据,创业公司中从A轮到B轮之间有60%多的公司会挂掉 。B轮到C轮差不多接近70%的公司都挂掉了!A轮到C轮其实会死亡88%”,近千家AI创业公司可能已经“阵亡” 。
对于“活下来”的企业而言 ,上市则意味着企业要经历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 。
那么何谓泡沫? ,
“多数都是‘伪’” ,另一位AI创业公司高管回答得直截了当 。
以AI人才成本举例,很多人被称为算法工程师 。甚至有些毕业生也应聘该职位!“底薪都是20K(2万元人民币)起,但就是‘标数据’的。根本不需要懂数学 !基础的看看教学视频都能会”,
“本身这个职位的活儿 ,可能不值这个价 。全行业标得都很高”!软件工程师的薪酬则更“吓人”,硕士35万、博士70万 。有经验者时常开出百万年薪!“这不是泡沫,又是什么?”繁荣与泡沫背后 AI独角兽的IPO“野望”_上海随缘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平台。
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同样表示 ,人才薪酬在AI公司中占有很大比重 。“干了五年以上 !如果做得比较好的 ,都能拿到200万年薪。如果是原来什么研究院院长一级的人!都是五六百万 ,我们公司现在有些人薪水确实比我们这些当总裁的还要高”。
AI泡沫绝不局限于一两个范围,而是几乎所有领域都存在泡沫 。例如技术泡沫、资本泡沫甚至商业泡沫!
AI属于交叉性学科,专业门槛很高。真正懂行有创新思维的人不多 !还有很多新的概念,行业就会显得有些浮躁”。上述高管说道!
市场上还会涌现出众多AI产品 ,“很多都是伪智能 。打着噱头罢了 !AI是要利用算法、数据去服务用户,还要创造价值 。智能音箱显然不能代表AI”!
姚志强也坦言 ,行业是一定会出现泡沫的。突然一下大家看到了希望!出现了特别高涨的泡沫 ,但从需求端给大家形成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之后 。AI又会回到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泡沫的破灭也不会改变AI向前发展的本质 ,
AI行业已经历全民热炒的过度期望期 ,即将进入备受打击的过度失望期。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还需时日!短期内市场对泡沫破裂的恐慌已经降临 ,这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的发展曲线。
在泡沫破裂前 ,通过上市来“解套”也会成为AI公司的一项重要选择 。受全球长期竞合的新常态影响!AI公司的海外业务与上市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
生存之道:盈利难VS估值高?,
对AI公司来说 ,资本是市场、公司在一定阶段内的需求 。但是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
AI独角兽普遍面临着两个问题:估值高、盈利难,从旷视招股书 。我们可以窥见一家典型的AI独角兽生存状态!
其招股书显示,旷视收入分别来自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18.9%)、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74.1%)及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7.0%)。占比最高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部分!就包括了核心的安防业务,这正是旷视的支撑业务 。其招股书中还披露了安防芯片项目 !
而安防正是绝大多数AI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最赚钱的板块。安防最早通过一个监视器来完成!计算机视觉带来的人脸大数据 ,让安防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目前安防领域有海康威视等老牌科技企业多年的沉淀,以及BAT科技巨头布局智慧城市。留给AI独角兽们的蛋糕就相对较小 !而这部分领域里的竞争也异常激烈,除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CV四小龙 。寒武纪、地平线等AI芯片公司!则以终端AI芯片切入安防,
旷视招股书中也提到,如何在技术和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是旷视日后面临的重大挑战!
市场竞争是一方面 ,AI企业还面临亏损问题 。
旷视招股书显示,其近三年亏损持续扩大 。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度达到52亿元!主要原因是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持续的研发投资造成的,“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实际上是按照港股会计准则造成的。并不是因为实际经营层面产生变化 !
AI作为研发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商业化仍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
旷视也在招股书中预期未来的研发开支会持续增加 ,但同时也表示开发活动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大额的资金研发未必能够创造相应利益!
旷视科技CEO印奇在内部信中提到,人工智能创新就是一场无限游戏 。“我们也决定尽快实现我们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这样才能保证公司业务大幅增长,使客户、员工及股东从中获益 。在公司发展中!我们既要坚持长远志向不动摇 ,也要兼顾达成眼前的商业目标。
市场之选:A股VS港股VS美股? ,
对AI独角兽们来说,能否上市不是问题 。关键的是资本市场能否给一个好的估值!市场是否认可 ,
AI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选择上呈现出不同路径:A股、港股和美股,均有公司“垂涎”。
一位财经领域业内人士告诉科技 ,美股和港股上市流程简单、时间快 。股东套现退出容易!而目前大环境下,对中国AI公司来说。港股相对安全!因为香港缺乏高科技企业 ,港股市场也存在对高科技公司估值普遍不热情的问题。
而科创板上市 ,最大的好处就是享受高溢价。“现在科创板比较合适 !但是国内资本市场不是很完善 ,风险也比较大。
另一位财经专业人士告诉科技,国内部分AI公司持有外资 。这类公司会选择在美股上市!美股更看重在未来盈利,而受到政策限制 。国内上市往往审核会更加严格!有些AI公司常年亏损,能否过审是个问题。港股的一些优惠政策 !往往也有利于企业更快上市,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蒋锋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制度包容性,创造条件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红筹企业到科创板上市 。针对人工智能公司的特点 !进一步完善优化审核规则、标准和机制 ,支持更多人工智能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
早在2018年,AI行业就频繁传出AI公司倒闭潮的预测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早有预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AI项目确实贵了 ,泡沫是存在的。而到了2018年年底左右!会有一批公司倒掉” ,业内还有声音认为“90%的AI企业面临倒闭” 。
如今2019年将进入尾声 ,“大规模倒闭潮”现象并未到来 。但可以确定的是 !头部玩家已拿走绝大多数的投资金额 ,而小公司变得无人问津。“集体喝汤”的局面始终都未出现!
那2019年过后,是否才是真正的淘汰期?。